【连心桥德育】042期 白兰花香
【连心桥德育】 第1期 白兰花香
须茂:须,静待; 茂,丰盛。(固定)
白兰花香
文/徐晓晨(格式固定)
梅雨季的江南,滴答滴答的雨,绵延不断,一连下了好几天。在这天色阴郁,天气闷热的日子里,心情也难免受这天气的影响,有些许的烦躁。
“徐老师,您能过来一下吗?”一声稚嫩的童声从办公室外传来。我抬头一看,原来是隔壁班的小静同学。刚走到小静同学面前,她便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,让我看着她手里的“宝贝”,“老师,这个送给您!”小小的掌心,有着几朵白兰花,微风吹过,阵阵清香飘来,给这闷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清凉。看着她灿烂的笑脸,很难想象刚入学时,她是个爱哭且不愿进校的孩子。
初识小静同学,还得从一年级刚入学那几天说起。某天早上,看着隔壁班班主任急急忙忙地往校门口赶,匆忙交谈得知,他们班小静同学哭着不愿意进学校,她得去安抚下她的情绪。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这个女孩。后来了解到孩子母亲回家乡去发展了,母女分隔两地,孩子十分想念母亲,这才不愿意来上学。看着小静同学,高高的个子,灵动的大眼睛,眼角的那些泪水显得格外晃眼。
再次见到小静同学,是在周五的校本课上。那天我分享了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《永远永远爱你》,故事讲述了慈母龙妈妈抚养了霸王龙宝宝长大,两人之间的感情无法割舍却不得不分开,孩子们听得很认真,都被这感人的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。小静同学坐在角落,神情有些沮丧,听得格外认真,当我问道:“有同学想来试着说说这个故事吗?”小静同学举起了她的小手,勇敢地走上讲台,将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,说到最后,她小声地说:“妈妈,我想你了。”那一刻,我意识到小静同学感受到了这个绘本中的爱,而她也需要更多的爱。
第二次绘本课前,小静同学走到我身边,小声问道:“徐老师,今天的绘本课还是你讲故事吗?”“是啊,你喜欢上绘本课吗?”我突然有点好奇小静同学对绘本课的看法。小静同学望着我,认真答道:“喜欢!老师说的故事很有意思!”
我开始对这个女孩有了关注,简短的绘本故事,却有着巨大的能量,能够走进这个小女孩的内心。自此,每次绘本课的互动,我都会邀请小静同学来说说,鼓励她,小静同学讲述绘本的能力也越来越好,故事讲得绘声绘色,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。而她的班主任老师也慢慢尝试走进她的内心,给予她爱的关怀。孩子情绪有了变化,班主任老师便会第一时间与她交谈。孩子没吃早饭肚子饿了,班主任老师便将自己的早饭与孩子一同分享。慢慢的,小静同学有了改变,不同于开学初沮丧的模样,小静同学渐渐地活泼起来,脸上有了笑容。每次看到我,也都会甜甜的跟我说一句老师好。
现在,我再也见不到那个在校门口哭喊着要找妈妈的小女孩。取而代之的是她和小伙伴一起唱歌,游戏,享受着校园中的乐趣。
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教育思想家,他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。而在我的教育过程中,我也始终秉持着行知先生“爱满天下”的教育理念,热爱每一个学生,我相信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都建立在“爱”的基础上。班主任老师对小静同学的爱,绘本故事中洋溢的爱…无数的爱汇聚一堂,才造就了小静同学的改变。
“徐老师!”甜甜的呼唤让我缓过神来,“这是我家种的白兰花,你每天给它浇点水,能养好几天呢!”小静同学笑着说。那一刻,她的笑真暖,就像绽开的白兰花;微微上扬的嘴角,像一弯新月,爬上我的心头。阵阵花香伴随着她的笑声,驱走了我心间的烦躁。
每个孩子都是跳动的文字,形形色色的文字汇聚在一起,才演绎出了千千万万的小故事。我愿在教育的路上,细细品味这些文字。白兰花的香味也将陪伴着我坚持爱的教育。
(文章里面可以插入一些图片,图片拍摄要精美。)
(全文结尾插入一张图片)
(分工要填写。)
撰稿:徐晓晨
摄影:徐晓晨
编辑:张梦奇
审核:德育处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