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连心桥德育】 048期 尘土散去,星光闪耀
须茂:须,静待; 茂,丰盛。
二(2)班班主任 周华芳
教育格言:关注每一个细节,欣赏每一个学生。
尘土散去,星光闪耀
曾经观看过一部印度电影《地球上的星星》。影片中的伊桑是颗与众不同的“星星”,有着严重的读写障碍,看到的字母就像是会跳舞的音符。尽管伊桑十分努力地学习,但是他的各科成绩依然是零分。学校委婉地提出应该转到特殊学校,于是,父母把他送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寄宿学校。
我们班中也有一颗类似这样的“星星”。每天一早,只要你走进教室,准会被这样的情景所感动: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正在座位上奋笔疾书。这个小男孩就是小西。然而,翻开小西的作业本,会让你惊诧不已,题目是不按要求做的。“森林”写成“林森”、“精灵”写成“灵精”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。每次作业,是他的“灾难”,也是老师的“劫难”。尽管他内心快速订正好作业的愿望十分强烈,但是他却不能沉下心来思考。老师一遍遍地讲解,反而使他越发焦躁。小西这样的状态,一度让我十分苦恼。
罗曼▪罗兰说过:生活中不是没有美,而是缺乏发现。伊桑在寄宿学校里受到冷待,毫无温暖。直到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,发现了他的绘画才能。于是,尼克老师用伊桑能理解方式教导伊桑认字拼写。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,伊桑终于迎来了掌声,收获了自信,重新开朗起来。像“伊桑”这样的孩子经历的失败多了,面对困难就会不自觉地退缩,其实是他们缺乏自信心,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。因此,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,唤起他们的自信,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。
那小西的突破口在哪里呢?一次陶艺课,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小西。老师教大家完成一份“亡羊补牢”的作品,需要在底板上摆放好三只小羊,再围上围栏。当大家还在用心地捏着小羊时,小西已经在制作围栏了。没一会儿,整幅作品就成型了,而且布局构图都不错。可他还是精益求精,小心地修饰着小羊身上的卷毛。这时的小西,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出奇地沉稳,目光是如此坚定,神情是如此专注。也许,我找到了打开小西这把特制锁的钥匙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时不时就会和小西聊起那次陶艺课,称赞他做陶艺用心,做得棒。相信他在完成作业的时候,也这么专心,一定也能十分出色的。小西阅读存在一些困难,很难将一句话读正确、读通顺。我就一句句教他朗读,一遍遍地陪他练习。课上,小西也总是沉默寡言,好像是一个“局外人”。只要老师的眼神转向他,他便会紧张地低下头来,更不要说举手发言了。于是,我经常会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,有意识地请小西来回答:“试试看,你能行的。”“别紧张,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!”不断激发他参与课堂的积极性。当他回答正确时,给予肯定和表扬“真没有想到,你的回答真不错!”“再仔细想想,能有更好的想法吗?”轻轻地点头,微微地一笑,对小西来说,都是无言的鼓励,使他增强自信和勇气。现在课堂上,小西和我有了眼神交流,多么让人欣喜啊!
每个孩子都是都掉落在地球上的小星星,容易被尘土掩盖光芒。也许此刻他是灰暗的,但若有心等到尘土散去,你就会看到他璀璨的光芒。我愿做一名尼克那样的老师,用关爱和鼓励去发现一颗颗“小星星”,让他们闪耀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,成就一片灿烂的星光。
撰稿:周华芳
摄影:周华芳
编辑:张梦奇
审核:德育处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