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园信息>校园“星”闻>详细内容

校园“星”闻

【连心桥德育】 050期 这样爱你刚刚好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5-07 17:46:4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须茂:须,静待; 茂,丰盛。

 

这样爱你刚刚好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五(7)班班主任  张晓华

 

 

教育格言:爱是宽容而不是纵容,是诱导而不是命令

 

 

试试对朋友说“不”
    孩子需要朋友,因而他们也很看重朋友,不希望惹朋友不高兴,他们小心地呵护着那份友谊。觉得自己与朋友是一体的,朋友说什么自己都应当支持,如果自己不答应朋友的请求,就是没有与朋友站在同一个立场上,就意味着会失去友谊。
    3月的一天,小斌在自己的书包放了一包辣条,带到学校后,他意识到自己这样是不对的,思虑一番后他把这包辣条送给了小敏。小敏愉快地收下了辣条,偷偷地放在了书包里。这天放学的时候,小敏、小浩、小轩、小霖四位作业速度慢的同学被英语老师留下订正作业,趁小敏和英语老师去办公室的时候,一个发现了同学书包里的辣条,另一个提议道我们吃了它吧,两个人犹豫了一下,决定大家一起。等英语老师到教室里的时候,一个个满嘴油滋滋的,5点多的教室飘满了辣条的香味。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朋友的交往应当使交往的双方变得更好
    我告诉孩子,好的朋友关系应当会使双方在交往中变得更好。如果觉得对方做的事情不好,应当指出来。两个人明明知道,偷吃同学东西是不对的,而且在学校吃更是错上加错,但是为了和朋友“讲义气,共患难”。知错犯错。你们因为迁就朋友,让自己的行为失去原则,就是是非不分,以后如果朋友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,可以学会拒绝。

 

告诉孩子们要遵守的准则

第二天,我把小斌请到办公室,交谈中,小斌自认为所做的这件错事很小,他说:“我只是带来学校,而且我也没有吃”。我严厉地批评了他,这件事就是从你开始,你是班级中第一个没有遵守我们班级规则的同学。开学初,我们班级就制定了规则:同学们可以带牛奶和水果,餐后在教室里吃,水果皮和牛奶盒放在相应的垃圾袋里,不带饮料和零食。如有同学不能遵守,则全班都不能带水果和牛奶。现在你是第一个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,因为你带来零食,才导致有同学在学校吃零食,所以从今天开始,我们班级的水果和牛奶都不能带了。小斌觉得很不好意思,因为自己的过错,影响了全班同学不能带水果和牛奶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们班的另一个重要规则是:在学校不能说脏话。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遵守,可有几个男孩子常常会忍不住硕脏话,而且经常是这几个孩子。了解原因后发现是这几个同学家庭的原因,父母也经常要说粗话。既然氛围如此,环境不配合,那么我们就只有强制执行。我们制定规则:第一次说可以原谅,再说的话,我在办公室准备好的牙膏和牙刷就派用处了,说脏话是需要好好刷干净我们的牙齿的。小轩已经是第二次在班级说脏话了,同学们来告诉我的时候,他笑眯眯的不以为然,以为我只是吓唬一下,到办公室发现真的有牙膏和牙刷的时候他愣了一下,等刷到第三遍的时候,脸上早已没有了神采飞扬,有的只剩下懊恼和惭愧。第二天他主动从家里带来了全新的牙膏牙刷,提醒同学们再也不要讲粗话了,还在教室里猜测到如果还有同学说,不知道要刷几遍牙张老师才让我们停。自此,班级的文明礼仪有了很大的改善,说脏话的不文明现象少了很多,陆陆续续还有两三个同学又来刷牙后,几乎没有同学再说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集体荣誉重于自身利益

当孩子进入五年级,与班级里的小伙伴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,班里的事务会认真放在心上。他们更加看重朋友和老师对他们的评价。他们逐渐适应了学校及社会的规则,并懂得为自己的行为及所在的集体负责。但是,有时不知道正确的方法,一天课间,小斌和小轩急急忙忙跑向饮水间,被学校红领巾检查员发现,询问是哪个班的时候,小斌停顿下来,小声支吾道是五(6)班的,旁边小轩及时纠正,不对,我们两都是五7班的,小斌意识到不对,再改口说自己是五7班的。检查员说:“你们一个是诚实的,一个说谎,我就扣你班级一分”。我把小斌带到五6班,向6班全体同学道歉的时候他很理解,觉得是应该的,态度也很诚恳。但是向7班全体道歉时,他就不能理解了,我告诉他:当你说出“五6班”三个字的时候,你把我们五7班级所有同学的信誉都给破坏了,其他班级不会说是哪一个同学,只会说7班的同学在说谎,这个错难道不是更大吗?看着自己班级同学的愤怒的眼神,小斌留下了悔恨的泪水。他常常将“我们班”放在“我”之前,说明他对班级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他愿意用一己之力为集体负责,这中间有着复杂的感情,他说:“我不能对不起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”。孩子在社会行为方面表现出问题的品质时,是发展利他情感的良好时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撰稿:张晓华

摄影:张晓华

编辑:张梦奇

审核:德育处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