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连心桥德育】 第051期 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精彩
须茂:须,静待; 茂,丰盛。
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精彩
(插入沈老师个人照片1)
二(8)班班主任 沈芳芳
教育格言: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,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,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。
教师这个职业是注定一辈子做“小事”的。这几年我连续带了几届毕业班,今年迎来了许多小天使们——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。低年级孩子和高年级不同,很多“小事”都需要老师出面“主持公道”。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,天天管的是孩子们那些不起眼的小事,而“学校无小事,事事皆教育”。
(插入沈老师晨会照片2)
一、从小事做起,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良好的习惯会形成良好的班风,会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。因此,良好习惯的培养,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,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刚开学的时候,我就把它当成了教学工作的重点。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,从写字时坐姿、握笔的姿势,读书时是否手到、眼到、口到、心到,上课时认真思考、积极发言等,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。也重视学生的卫生习惯,教育学生要保持自己课桌和教室的整洁,不能随手乱丢垃圾,要懂得垃圾分类;要爱护我们的课桌椅,爱护墙壁等公共设施。为了强化学生的这些行为,采用儿歌的形式,如:铃声响,进教室;书放好,坐端正;老师讲,仔细听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,时间一长,注意力会不集中,小动作就会多起来。我会及时组织纪律,这时采用口令式的语句,如:一二三,坐坐好等,当然也会讲个小笑话活跃活跃气氛,提醒孩子认真听讲。在平时的教学中,会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,作业端正美观等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进行敲章奖励,满10个章就可以换奖品,奖品由自己任意挑选,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。我还经常利用早读课、班队课反复强调和巩固这些习惯,让学生的习惯得到很好的养成。
(插入照片345)
二、从小事做起,正确处理学生爱告状的小毛病。
“老师,他在下面折纸。”“老师,他要和我说话,我没有和他说。”……低年级孩子爱告状,这是让我很头疼的事情。往往老师正在讲课,就会有学生举手告状。比如谁拿了他的铅笔,谁在做小动作,谁在说话。诸如此类的小事情,处理的话,会耽误上课时间,不处理吧,又怕产生不好的影响。也担心不为学生当调解官,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。所以我采取的处理办法是:
1.要求学生下课“告状”,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。这样,课前的小矛盾、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,“告状”的机率就低了,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。
2.延迟批评,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,又给予其改正和悔过的机会。我在完成每天的教学后,最后一节课后利用几分钟总结这一天孩子们给我告状的情况,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,我只要加以批评指导,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。
(插入照片6)
三、从小事做起,发现培养班级中的小班干部们。
班主任要具备一双慧眼,挑选出适合做小干部的人,那些成绩优异,平时表现非常好,管得住自己,又管得住别人的学生。在选出班干部后,老师要帮助小干部在班级树立威信,让班级里孩子知道,小干部的话也要遵守。当然,对于小干部的工作老师要细心指导,交给他们工作,比如哪些班干部负责早上的晨读领读,哪些负责巡视,哪些负责卫生,哪些负责放学时的路队等。经过一阶段的适应,班主任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工作检查和总结或者调换。班干部的认责既要培养一批班级管理尖子,又要面向全体,发挥每个孩子的长处,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。
一开始,低年级孩子中午就餐并不是那么规范,我就把我们班的班干部“驻扎”到每个小组,管理本组的孩子文明有序就餐,还让每组的纪律优良的小干部分别做第二组长,第三组长,全面分管本组工作。中午的就餐纪律明显得到了提升,孩子们能安安静静地就餐,尽量把午饭吃光,需要加饭加汤举手示意,并能很好地整理餐具。
(插入照片789)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从小事做起,把小事做得更精彩。当我看到自己的班级朝气蓬勃,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,当我看到每一个孩子有点滴进步时,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为一股甘泉流淌于心间,使我有了强大的动力,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。
(插入集体照片10)
撰稿:沈芳芳
摄影:王 悦
编辑:张梦奇
审核:德育处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