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园信息>校园“星”闻>详细内容

校园“星”闻

【连心桥德育】 第053期 用心沟通 以诚相待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6-04 10:06:2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【连心桥德育】 第053期 用心沟通  以诚相待

须茂:须,静待; 茂,丰盛。

 

用心沟通  以诚相待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三(4)班班主任  朱建芳

 

教育格言: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,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,都不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、复杂的任务。”

 

(此处插入植物照片)

 

人们常把孩子比作花朵,一粒种子要从播种、发芽、长叶到最终长成健康的植株,开出美丽芬芳的鲜花,少不了阳光和雨露,修枝和除虫。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。

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,对于班主任来说,是个难题。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,那么多家长,无论班主任怎么做,家长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,久而久之,难免产生矛盾、积怨,甚至产生对立,这就会影响家校关系的和谐,班级工作也无法正常开展。因此,我们必须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,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,以灵活有效的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矛盾。

 

(此处插入朱老师和女生沟通图。)

 

一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

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,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。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,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。这一点所有班主任都深有体会。因此,了解学生家庭情况,了解学生父母职业、文化程度,家庭结构等,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,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,采取针对性的措施。

小A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,妈妈一个人带他和妹妹两个孩子,妹妹还小还在学步阶段,身边离不了人,妈妈很自然就把重心放在了妹妹身上,而对于小A的学习生活无暇顾及。虽然忙碌,但是妈妈对小A的爱是不减分毫的,她希望小A能独立、自律、自强,希望他能有男子汉的担当,希望他内心充满爱,懂感恩,希望他长大后能做一个温暖的、有责任感的、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但是小A毕竟还只是个三年级的孩子,缺少了大人的监督,各方面都开始出现状况了。有时候是校服忘穿了红领巾忘戴了;有时候是作业少记了;有时候是作业不做了;有时候是把作业落家里了;有时候是不把作业本带回家了;有时候甚至还会说谎………发现小A的状况之后我及时与他妈妈联系进行沟通交流。其实妈妈也发现了孩子的这些状况,但是妈妈实在太难了,照顾两个孩子的同时还要上班赚钱养家,内心也是焦虑无比。

于是,我安慰小A妈妈,作为成年人,我们遇到困难徒有焦虑是解决不了问题,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问题,想方设法解决问题,结合她的实际情况,我们老师也愿意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在小A身上,多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,多与他交流谈心。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,小A的一些坏习惯渐渐改善了不少,学习成绩也慢慢得到了提升。

(此处插入三个女生照片,图片要裁剪一下,曝光了。)

 

 

二、换位思考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第一原则

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,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,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。其实我们老师与家长的交流重点不外乎就是他的孩子。

小C是我们班里最调皮的一个男生,学习成绩不咋滴,但是脾气暴躁,骂人打架是家常便饭,经常在班里挑起事端,我就像个消防员,三天两头要去灭火救急。小C妈妈为此也是伤透了脑筋,在家哄也哄了,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,真是恨铁不成钢呀。

有一次小C和小D之间发生了一些误会,二话不说,小C出手就是一拳,小D 瞬间鼻血就留出来了。联系小C妈妈,见到儿子之后真是气得不行,上来就是几个耳光,把我惊呆了。瞬间也有点明白了,原来小C的暴脾气也不是没来由的。我赶忙劝住小C妈妈:“你也不要着急,不能上来就打呀,咱们先弄清事情原委。”但是此时的小C妈妈情绪太激动了:“老师呀,你不知道这孩子多让人操心,我真是骂也没少骂,打也没少打,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学好呢!”“小C妈妈,话也不能这么说,小C还是有很多优点的,他特别热情,每次收作业,他总是主动要帮我搬到办公室;每次其他老师有什么东西落在教室里,他总是主动给老师送过去;每次被老师留下来订正作业的时候,遇到不懂的也会主动问老师……你看,这些都是他的优点呀,只是他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,会处理不好同学之间的矛盾,那我们应该多帮他多教他多提醒他,相信时间长了,他一定能学会跟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的。”

听完这些话,小C妈妈也渐渐冷静下来了,她说:“老师,谢谢你,你说地对,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家长脾气太暴躁,动不动就打他骂他,所以他也总是选择这些暴力手段来对付同学,以后我们也一定改改自己的教育方式。”

(此处插入集体照。)

 

三、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,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

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、朋友一样平等友好,只有诚心诚意,才能打动家长的心,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。

这次三年级的成长仪式筹备工作,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虽然接班将近一年,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,几乎没有机会与家长们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,只有少数几位家长在放学时见过面。而这次十岁成长仪式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个里程碑,家长们非常重视,本学期刚开学就有几位家长向我咨询举办时间,举办形式,以及服装等问题。于是接到相关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请小D妈妈建了一个家委会成员群,于是一个“亲友团”成立了,大家在群里各抒己见,畅谈对本次活动的想法和建议。

小D妈妈很快利用身边资源,发了一系列别的学校的活动精髓给大家参考;小E妈妈说可以把孩子们的成长照片做成视频在屏幕上循环播放;小F妈妈说可以把孩子们的照片做成大大的背景墙;小G妈妈说到时候准备甜品摆台,做一个大蛋糕给孩子们隆重地过一个十岁生日……接连几天亲友团里都是热闹非凡,时不时就冒出一个金点子。最值得一夸的是小D妈妈主动承担起了与其他家长沟通的任务,所有准备活动由她统筹安排,分工到位;小E妈妈则主动承担起了班级朗诵稿的编选改写任务。于是一场原本繁杂的活动就这样轻松安排掉了,亲友团负责后勤筹备,我和薛老师负责朗诵排练。

活动当天上午,亲友团也是早早来到学校,从给孩子们梳妆打扮到教室的氛围布置,再到活动时的照片视频拍摄,再到活动结束后的教室打扫整理,最后到后期整个活动视频的制作与分享,这群可爱的家长都是尽心尽力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几近完美。活动之前那么多琐碎的事情,虽然没有跟家长们见上一面,但是通过钉钉、微信这些网络平台,我们虽然不曾见面,但是胜似见面,细节之处,处处周到,处处完美。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彼此信任,以诚相待。

 

(此处插入成长仪式两张照片。)

 

撰稿:朱建芳

摄影:朱建芳

编辑:张梦奇

审核:德育处

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